功能薄膜分类
电学薄膜:导体薄膜、超导薄膜、介质薄膜、薄膜太 阳能电池
磁性薄膜:纳米尺度的铁磁金属颗粒如Fe、Co、Ni及 其合金等构成的磁性颗粒膜
光学薄膜:Low-E膜、减反膜、反射膜、光/电致变色
软磁铁氧体 红外屏蔽 节能玻璃 动力电池 热电材料 化合物半导体 电磁隐身
其它薄膜:微滤膜、超滤膜、纳滤膜和反渗透等
节能玻璃镀膜
热电材料通过真空沉积技术如PVD、CVD等物理化学方法在玻璃上制备的一层、多层纳米~微米级薄膜,甚至可以
控制到原子排列,具有声光电磁、生物特性等功能的薄膜。
不同薄膜制备和分析技术对于真空度要求不同
真空蒸发沉积需要高真空和超高真空范围(<10-3 Pa);
溅射沉积需要中、高真空(10-2 ~ 10-5 Pa);
低压化学气相沉积需要中、低真空(10~ 100Pa);
电子显微技术维持的分析环境需要高真空;
热电材料表面分析需要超高真空。
真空环境的获得
真空环境的获得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真空泵,它们是
真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。按获得真空的方法分为两大类:
一、输运式真空泵
1、 机械式气体输运泵(旋转式机械真空泵:10-1 Pa 、罗茨泵10-2 Pa以及涡轮分子泵10-8 Pa)
;
2、 气流式气体输运泵(油扩散泵1-10-6 Pa)。
热电材料采用对气体进行压缩的方式将气体分子输送至真空系
统之外。
二、捕获式真空泵(低温吸附泵10-1-10-8 Pa 、溅射离子泵10-8 Pa )
依靠在真空系统内凝集或吸附气体分子的方式将气体
分子捕获,排除于真空系统之外。
与输运式真空泵不同,某些捕获式真空泵在工作完毕
以后还可能将己捕获的气体分子释放回真空系统。
重庆中工新材料#